楚声的音乐形式是楚辞中的“少歌”、“倡”等歌曲结构用语即插入
楚声的音乐形式,是楚辞中的“少歌”、“倡”等歌曲结构用语,即插入歌曲中间部分的小段或单句。战国和两汉时期是楚声的极盛时期。当时楚国的流行歌曲有《下里巴人》《阳阿》《薤露》等。以屈原的《九歌》为代表的楚辞作品都是模仿楚国民间乐舞歌唱的形式而作的。汉高祖刘邦和他手下的许多大臣都是楚国人,非常喜欢楚声,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提倡。刘邦的《大风歌》就是楚声。当时楚声不仅在汉朝宫廷,在民间也十分流行。六朝时,楚声还保存在琴曲中。唐朝以后,楚声失传。
什么是燕乐?
燕乐起初只是一种宴请宾客时专用的宫廷音乐,在周朝不受重视,一直到隋唐时期,它的地位才逐渐变得显要,并且最终取代雅乐,成为盛行一时的宫廷音乐。
燕乐主要是供人欣赏的,强调娱乐性和艺术性,因此隋唐燕乐大力吸收民间音乐,融合少数民族以及外来俗乐,形成了一种多元的宫廷新音乐。在隋朝初年,燕乐按音乐来源和乐队编制分为七种,即“七部乐”,到隋炀帝的时候又增加为九部。唐太宗时改为十部乐,包括燕乐(杂用中外音乐)、清商伎(传统音乐)、西凉伎、天竺伎、高丽伎、龟兹伎、安国伎、疏勒伎、康国伎、高昌伎。到唐玄宗时,又根据表演形式将十部乐改为坐部伎、立部伎两大类。坐部伎在室内坐奏,人数较少,音响清雅细腻,注重个人技巧;立部伎在室外立奏,人数较多,场面宏大、气氛热烈,有时还加入百戏等。在当时的宫廷音乐中,坐部伎地位最高,立部伎次之,雅乐地位最低。著名诗人白居易曾在《立部伎》中说:“笙歌一声众侧耳,鼓笛万曲无人听。立部贱,坐部贵,坐部退为立部伎,击鼓吹笙和杂戏。立部又退何所任,始就乐悬操雅音。”可见在中唐时期,燕乐已经完全取代了雅乐的地位,成为宫廷音乐中绝对的主角。
唐代燕乐最突出的艺术成就是歌舞大曲。它是一种综合器乐、歌唱和舞蹈的多段结构的大型乐舞,由“散序”“中序”和“破”三部分组成。其中散序由器乐演奏,无拍无歌,节奏自由;中序入拍歌唱,多为抒情慢板,由器乐伴奏;破是乐舞的高潮,以舞蹈为主,节奏逐步加快,最后在热烈的气氛中结束。著名的大曲有《绿幺》《凉州》《玉树后庭花》《霓裳羽衣曲》《破阵乐》《水调》等。
- 腰疼怎么办 中医教你穴位按摩缓解腰痛[图]
- 孟子说“因为不敢诸侯丧失了自己的国家然后流亡国外依靠别的诸侯[图]
- 赵高赶紧吹捧李斯“您是三朝元老德高望重又居丞相高位敢于犯颜劝[图]
- 殚(dān)尽痡(pū)疲弱猃狁(xiǎnyǔn)北方少数民[图]
- 为父母守丧孝子住在倚墙搭起的茅棚里睡在草垫上枕着土块睡时不脱[图]
- 爱人而人不爱敬人而人不敬君子必自反也;爱人而人即爱敬人而人即[图]
- 已而犹言“算了吧”而通“耳”殆腐败不可救药弗得与之言谓接舆避[图]
- 徐达不仅严于治军而且严于律己在元朝的官军将领和一些农民起义军[图]
- 你是必休题著长老方丈 (红上云)老夫人著俺问长老几时好与老相[图]
- 武王灭殷建周是周朝历史上的大事《周本纪》中有一个精彩的大段落[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