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晏婴曰“君令臣共、父慈子孝、兄爱弟敬、夫和妻柔、姑慈妇听礼
齐晏婴曰:“君令臣共、父慈子孝、兄爱弟敬、夫和妻柔、姑慈妇听,礼也。君令而不违,臣共而不二,父慈而教,子孝而箴,兄爱而友,弟敬而顺,夫和而义,妻柔而正,姑慈而从,妇听而婉,礼之善物也。”
司马光把家庭中各种关系结构概括为一个“礼”字。礼仪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过程中由于受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时代潮流等因素的影响而形成的为人们所认同和遵守的各种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古代中国人将伦理生活的秩序感视为美好生活的核心构成,因为他们观感到整个天地万物的运行本身就是一个和谐的系统——各种事物各有层次,又秩序井然。所谓“礼者,天地之序也”,“天地之序”就是指天地之间基本的秩序结构,相应地,整个人类社会也有与之对应的基本秩序,这个基本秩序是建立在人伦关系的基础上。秩序的起点始于家庭。
治理家庭最好的办法是通过礼仪,规范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与行为,使之符合一个礼仪化的家庭空间。礼是有内容和形式的,如果只看形式,则往往会僵化,我们应当秉持一种抽象继承、同情理解的态度,透过形式去看这些经典背后所隐藏的良苦用心、精神力量,而遇到那些已不适应时代需求的内容,我们应该摒弃,而去继承背后的精神。
在《卷八·妻上》中就有几个故事,讲妇女因为要守住自己清名而自残,或者为了守住作为形式的礼仪而致自己于险地,这就是一种形式主义,应当予以批判。“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没有内容、没有情感作为行动力支撑,礼如何能够真正在人心中扎根?
(三) 重视角色教育
西方著名儿童教育心理学家皮亚杰有“儿童认知理论”,认为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其认知建构所侧重调动的能力不同,从对图形的形象认知到算式思维再到理性的思考。其实,我们中国的儿童教育中也有这样的理论,在《卷三·父母》中,司马光援引《礼记·内则》中的内容:
子能食食,教以右手。能言,男唯女俞。男鞶革,女鞶丝。六年,教之数与方名;七年,男女不同席,不共食;八年,出入门户及即席饮食,必后长者,始教之让;九年,教之数日。十年,出就外傅,居宿于外,学书计。十有三年,学乐、诵诗、舞勺。成童,舞象、学射御。
在这里我们看到,《内则》对儿童不同阶段所应当学习的内容实际上已经有所规划、设计,这是古人通过教育经验所得到的教育课程设计。其二,这一套教学课程并不是针对所有儿童,而是男女有所区分。因为它并不是像皮亚杰一样,研究的是儿童建构知识的先天结构,而不去具体研究其所学内容。相反,它重视内容和知识的实用性。这种知识的内容是根据在家庭生活中的不同分工和角色期许所设计的,因此在男女之间从小就有不同的教育方向。其目的就在于帮助男子在今后的生活中成长为一个合格的儿子、丈夫、父亲,而女子则成长为一个合格的女儿、妻子、母亲。
(四) 重视德性教育
重视德性教育是司马光家范中的核心教育内容。他反复劝诫为人家长者,要高度重视子弟家人的品德教育,以身作则,以良好的品行去影响后代。他在《卷二·祖》中说:
- 注册验船师报考条件有哪些[图]
- 为什么很多HR都说,在职场选择比努力更重要?[图]
- 电子商务专业要考哪些证[图]
- 财务顾问是做什么的[图]
- 签订电子劳动合同的注意事项[图]
- 表达对一个人很失望的伤感句子[图]
- 最新版人生感悟的句子大全100句[图]
- 表白被拒绝伤感的句子语录[图]
- 红茶的效果和作用[图]
- 海带的营养和效果海带适合人群[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