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对于家父、家母这些在今天颇为流行的称谓,竟然只是“田里猥人,方有此言”。由此看来,我们在很多方面都需要重新审视,以免闹出一些无谓的笑话。
6.11凡与人言,称彼祖父母、世父母、父母及长姑①,皆加尊字,自叔父母已下,则加贤字,尊卑之差也。王羲之②书,称彼之母与自称己母同,不云尊字,今所非也。是与人交谈,称呼对方的祖父母、伯父母、父母以及长姑,全都应该加上尊字,从叔父母往下,则应当加上贤字,这是为了表示尊卑的差别。王羲之在书信中,称呼对方的母亲和称呼自己的母亲一样,不加尊字,在现在看来是不对的。 长姑:比父亲年长的姑姑。 王羲之:字逸少,东晋时著名书法家,为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的作者。
交谈时对对方亲人的称呼,应该加上表示尊重的尊字和贤字,这在今天也已经被忽视了。
6.12南人冬至岁首①,不诣丧家。若不修书,则过节束带以申慰。北人至岁之日,重行吊礼,礼无明文,则吾不取。南人宾至不迎,相见捧手而不揖,送客下席而已。北人迎送并至门,相见则揖,皆古之道也,吾善其迎揖。
南方人在冬至、岁首这两个节日,是不会到办丧事的人家去的。如果不写信表示致哀的话,就过了节之后再穿戴整齐前去表示慰问。北方人在冬至、岁首这两个节日,却特别重视吊唁的礼节,这在礼节上没有明文记载,我是不赞成的。南方人宾客来了不迎接,见面时也只是拱手而不躬身作揖,送客时也仅仅是离席而已。北方人迎送宾客则全都会到大门口,相见时会躬身作揖,这都是古时的礼节,我赞许他们的迎来送往和躬身作揖。 岁首:即新年第一天。
之推讲述了南北方的两类风俗:一、冬至、岁首对待丧事的礼节,南方人“不诣丧家”,北方人则“重行吊礼”;二、迎来送往的礼节,南方人很淡泊,北方人很热情。
与此同时,之推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关于前者赞成南方人的做法,对于后者则赞成北方人的做法。笔者认为之推的做法可取:据《易经》,冬至日不宜出门,而岁首乃是大庆之日,所以,在这两个节日应当“不诣丧家”。而对待宾客,应当付以热情,若过于冷淡,是无法产生真正的友情的。
6.13昔者,王侯自称孤、寡、不谷①,自兹以降,虽孔子圣师,与门人言皆称名也。后虽有臣仆之称,行者盖亦寡焉。江南轻重,各有谓号,具诸《书仪》②。北人多称名者,乃古之遗风,吾善其称名焉。
过去,王侯们自称为孤、寡、不谷,从王侯以下,即使是至圣先师孔子,与弟子们交谈时也都是自称名字。后来虽然也有自称臣、仆的,但这样做的也很少。江南一带,不论地位高低,全都有称号,这都记载在《书仪》上。北方人则大多自称名字,这是古人的遗风,我赞许他们自称名字。 不谷:即不善,古时王侯的谦称。 《书仪》:古书名,今不存。
江南人喜欢给自己起号,并以号自称,这固然很有雅致,然终不及北方人自称名字来得朴实。之推之所以赞许北方人自称名字,所取的应该就是这份朴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