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去世
洪武三十一年(1398)闰五月十日,明太祖朱元璋去世。朱元璋于1368年称帝建明,到1388年实现了全国的统一。为了巩固统治,他建立健全各种政治制度,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还制定酷刑,严惩贪官污吏。后罢中书省及丞相,皇帝总揽大权,使封建中央集权更加集中和强化。朱元璋以猛治国,尤其是锦衣卫和廷杖的建立和实施 ,使许多功勋卓著的文臣武将惨遭杀害,导致贤佞不分,遗害无穷。尽管如此,朱元璋仍可称为封建社会里有所作为的帝王和政治家,他在位期间,实现了“洪武之治”。朱元璋在位31年,死时71岁,同月十六日葬于孝陵,谥号高皇帝,庙号太祖。同日,皇太孙朱允即位,成为明王朝第二代皇帝。
建文削藩
朱元璋死后,皇太孙朱允炆即帝位,以第二年(1399)为建文元年。为了推行自己的新政,建文帝首先对中枢权力机构进行了调整。他以兵部侍郎齐泰为兵部尚书,翰林修撰黄子澄为太常卿,还将方孝孺提拔为翰林侍讲,大为重用。早在朱允为皇太孙时,他就对诸皇叔手中的权力深感忧虑,曾与伴读老师黄子澄定削夺诸王权力之计。他即位之后,即付诸实践,与齐泰、黄子澄一同策划削藩之策。齐泰认为应先从燕王朱棣下手,而黄子澄则认为应先从周王朱下手。最后,建文帝采纳了黄子澄的建议。洪武三十一年(1398)八月,建文帝命曹国公李景隆领兵包围开封,将周王逮捕至京,废为庶人,革去王封,迁徙至云南。随后建文帝又以伪造钞币和擅自杀人的罪名,遣使逮捕湘王朱柏。朱柏闻讯,自焚而死。接着召齐王朱进京,废为庶人,囚于京师。此后对代王朱桂、岷王朱亦如法炮制,都削去王爵,废为庶人。建文帝解决周、湘、齐、代、岷五王,前后不到一年时间,可谓雷厉风行。
靖难之役叔侄大战
建文元年(1399)七月,当朱允炆准备削夺燕王朱棣爵位时,燕王就公开反叛。五日,燕王聚集将士,誓师起兵,以“清君侧”、“诛奸臣”为名,自称“奉天靖难”。建文帝闻知朱棣在北平举兵反叛,急命年过古稀的老将耿炳文为大将军,带领大军30万伐燕。从此揭开了明王朝历史上长达四年之久的靖难之役的序幕。1402年,靖难之役以燕王胜利而告终。
建文帝下落之谜
建文帝到底哪里去了?史书记载不一。有的说建文帝及其后妃都自焚宫中。有的说建文帝并没有死,而是化装成僧人从皇宫逃出。后来年已64岁的朱允炆被人发现,并被明英宗接入京城。明英宗为辨明真伪,让曾侍奉过建文帝的老太监吴亮出来鉴别。建文帝的左脚趾上有颗黑痣,吴亮验过属实,就捧着建文帝的脚哭了起来。建文帝于是被迎入宫内居住,直到老死。其实上述两种说法都缺乏证据。建文帝的真正下落,至今难以确考,成了明史的一大疑案。据说成祖朱棣派郑和下西洋,也有企图寻找建文帝行踪的目的。
骇人听闻的“瓜蔓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