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盎抬起头来左右看了看,一言不发。景帝以为他有重要机密禀告,便命随从全部退下,又催促袁盎快讲。袁盎又抬起头看了晁错几眼,吞吞吐吐地说:“臣所要说的计策,除了陛下,任何人都不能知道!”景帝只好示意晁错也暂且退下,晁错气得七窍生烟,但皇帝已经下了令,只好愤愤地退了下去。
这时屋内只剩下袁盎和景帝两个人了,袁盎才缓缓说道:“陛下您难道不知道,吴楚等国发布的文告上明确地说,当年高祖皇帝分封子弟为王,以拱卫中央,但如今贼臣晁错却屡屡寻找借口,一点一点地削夺他们的封地,他们才被迫起兵的。他们的目的实际上是要联合起来诛杀晁错,请求恢复封地。如今之计,只有斩杀晁错,并派使节把这一消息通知诸王国,叛乱就可兵不血刃地被平定!请陛下三思!”景帝听了,觉得他说的也有道理,沉默了好长时间,才说:“如果真是这样的话,朕决不会因为爱惜一个人而得罪诸侯,让百姓再受刀兵之灾。”实际上年轻的皇帝这时已经完全被袁盎的胡言乱语迷惑住了,他忘记了与晁错多年的师生之情,忘记了晁错舍生忘死究竟是为了什么,忘记了晁错与袁盎间的私仇,最终竟然同意以牺牲晁错的办法来保全自己的皇位。他接着封袁盎为太常,命他秘密整治行装,准备出使吴国。
十多天后,丞相陶青等上书弹劾晁错,指责他建议皇帝亲征,自己留守,有失臣礼,大逆不道,应当处以腰斩之刑,并株连全家。景帝为了一时苟安,批准了这一奏章,于是出现了本文开头描述的那一幕。
鲜血
景帝杀死晁错以后,立即派袁盎以太常之职出使吴国,劝说刘濞退兵。景帝则天真地坐在宫内等待着前线传来的好消息。一天、两天、三天……十几天过去了,景帝仍旧没有得到吴楚等国退兵的消息,他在焦急地等待着。恰在这时,校尉邓公从前线返回汇报军情,未等他开口,景帝就急切地问道:“你从前线回来,听到晁错被杀后,吴楚准备退兵的消息了吗?”邓公说:“刘濞处心积虑地筹划谋反已经十几年了,这次借削夺封地的机会起兵造反,哪里真是为了晁御史?晁御史恐怕诸侯王力量大了难以控制,所以才请求削藩,谁知计划刚刚开始实施,皇上就误听小人之言把他杀了,这就堵住了忠臣之口,并为诸侯王报了仇,亲痛仇快,可还会有谁为陛下献计呢?”景帝听了之后也深表懊悔。
再说袁盎到达吴军中后,根本没有见到刘濞,还险些被杀掉。面对着皇帝的诏书,刘濞冷笑着说:“我已做了东帝,还接什么诏书!”说罢,随即将诏书一把扯过,撕得粉碎,抛向空中。这样,刘濞就自己揭穿了“清君侧”的骗局。
晁错用鲜血唤醒了景帝。景帝迅速起用周亚夫为将军,率兵平叛,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就将叛乱平定了。
晁错忠心耿耿,却招致了杀身之祸,原因就在于他善于谋国却不善于谋身,中了别人的借刀杀人之计。唐代诗人吴筠有《览古》诗一首,完整地概括了晁错的一生:
晁错抱远策,为君纳良规。